
图片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、先吐个实底:以前看均线只看金叉死叉,亏了3年才明白“密度”才是关键
2019年刚学均线的时候,我就盯着5日和10日的金叉死叉操作,金叉买、死叉卖,结果上半年赚的钱,下半年全亏回去——某科技股5日穿10日金叉,我买进去就跌;某消费股死叉时卖了,结果人家又涨了20%。
直到2022年,我把2018-2021年亏过的42只票拉出来复盘,盯着均线排列看了一周才发现:真正能赚钱的趋势,从来不是单条均线的交叉,而是多条均线的“密集程度”在变。就像2022年那只新能源龙头,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四条均线靠得特别近,突然某天全向上发散,我跟着买了,三个月赚了50%。
后来我把这个“均线靠得近不远”的特征总结成“均线流密度”,用这个方法操作,2023年在震荡市也赚了25%,比只看金叉死叉靠谱多了。今天不聊虚的理论,就把“均线流密度”的设置方法、判断标准和实操案例掰开揉碎了说,全是真金白银试出来的干货,新手也能照着用。
二、先搞懂:啥是“均线流密度”?其实就是“均线靠得紧不紧”
很多人觉得均线系统复杂,其实“均线流密度”特别好理解:把你常用的几条均线(比如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)想象成“几条跑道”,股价是“跑者”,均线流密度就是“跑道之间的距离”——距离近就是密度高,距离远就是密度低。
(一)密度高:多条均线“挤在一起”,说明要变盘
当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四条均线的价格差小于5%,就是密度高。比如5日线10元、10日线9.8元、20日线9.7元、60日线9.5元,四条线最大差0.5元,占5日线的5%,这就是密度高。
这时候市场多空双方意见一致,股价在小范围震荡,就像“暴风雨前的平静”,很快会选择方向——要么向上发散(趋势加速),要么向下发散(趋势衰竭)。2023年某半导体股在12元附近时,四条均线密度高,没几天就向上发散,涨了30%。
(二)密度低:多条均线“拉开距离”,说明趋势在延续
当四条均线的价格差大于10%,就是密度低。比如5日线15元、10日线14元、20日线13元、60日线12元,最大差3元,占5日线的20%,这就是密度低。
这时候趋势已经形成,要么全向上(多头趋势),要么全向下(空头趋势),短期内不会变盘。2024年某消费股在20元附近时,四条均线向下发散,密度低,后来又跌了20%,趋势一直延续。
简单说:密度高是“变盘信号”,要盯着;密度低是“趋势信号”,要跟着,别跟趋势对着干。
三、关键:3步设置“均线流密度”,手机软件就能操作
不用下载复杂软件,普通炒股APP(比如同花顺、东方财富)都能设置,3步就能搞定:
(一)第一步:添加“4条核心均线”
打开某只股票的K线图,在“指标设置”里添加4条均线:
- 短期均线:5日均线(反映短期趋势)、10日均线(反映短期支撑)
- 中期均线:20日均线(反映中期趋势)
- 长期均线:60日均线(反映长期支撑)
这四条线能覆盖短、中、长期趋势,比只看2条线更全面。
(二)第二步:计算“密度数值”
每天收盘后,记录四条均线的价格,算两个数:
1. 最大价格差=最高均线价格-最低均线价格
2. 密度=(最大价格差÷最高均线价格)×100%
比如5日线12元、10日线11.8元、20日线11.5元、60日线11元,最大差1元,密度=(1÷12)×100%≈8.3%。
(三)第三步:画“密度曲线”,更直观
在笔记本上画个简单表格,横轴是日期,纵轴是密度(0%-20%),每天把算好的密度数值标上去,连起来就是“密度曲线”。当曲线降到5%以下,就是密度高;升到10%以上,就是密度低,一眼就能看明白。
2024年我用这个方法跟踪某光伏股,密度曲线降到4.5%时,我开始盯盘,没几天就向上发散,我跟着买了,赚了25%。
四、用“均线流密度”抓趋势加速:2个信号出现,果断进场
趋势加速就是“股价突然大涨,均线快速向上发散”,这时候进场能吃一波主升浪,用密度判断特别准。
(一)信号1:密度高(<5%)持续3天以上,突然放量
当四条均线密度高,而且连续3天密度都小于5%,说明多空双方僵持很久,就差一个“催化剂”。这时候要是某天成交量比前3天均值多50%以上,就是趋势要加速的信号。
2023年某AI股就是这样:连续5天密度在4%左右,第6天突然放量(成交量比前3天多60%),股价涨了5%,四条均线开始向上发散,我当天买了,后来10天涨了28%。
原理很简单:密度高时大家都在等方向,放量说明有资金进场打破平衡,自然会带动均线向上发散。
(二)信号2:5日线“向上穿破其他3条线”,密度开始变大
当密度高的股票,某天5日线突然向上穿过10日、20日、60日线(也就是“一阳穿三线”),而且当天密度从5%以下升到8%以上,就是趋势加速的确认信号,这时候进场胜率超过70%。
2024年某新能源股在18元附近时,5日线一阳穿三线,密度从4.2%升到9.5%,我跟着买了,后来20天涨了40%。
要注意:要是穿线时没放量,比如成交量和前几天差不多,可能是“假突破”,别着急进场,等第二天确认放量再买。
五、用“均线流密度”逃趋势衰竭:2个信号出现,赶紧离场
趋势衰竭就是“股价涨不动了,均线开始向下发散”,这时候离场能保住大部分利润,避免坐过山车。
(一)信号1:密度低(>10%)持续5天以上,突然缩量
当四条均线向上发散,密度持续5天以上大于10%,说明趋势已经走了很久,快到尽头了。这时候要是某天成交量比前3天均值少50%以上,就是趋势要衰竭的信号。
2022年某医药股在60元附近时,密度12%持续了7天,突然某天成交量少了60%,股价只涨了0.5%,我当天卖了,后来这只股跌了30%,我保住了40%的收益。
原理:密度低时趋势靠资金推动,缩量说明资金不想再进场,没人接盘,趋势自然会衰竭。
(二)信号2:5日线“向下穿破10日线”,密度开始变小
当密度低的股票,某天5日线突然向下穿过10日线,而且当天密度从10%以上降到7%以下,就是趋势衰竭的确认信号,这时候不管赚没赚钱,都得离场。
2023年某消费股在45元附近时,5日穿10日线,密度从11%降到6.8%,我果断卖了,后来这只股跌了25%,没让利润回吐。
要注意:要是穿线时放量下跌,比如成交量比前几天多50%,说明主力在出货,更要赶紧卖,别犹豫。
六、不同行情下的用法:震荡市和牛市不一样,别生搬硬套
(一)震荡市(指数在10%区间内波动):只抓“密度高→加速”的机会
震荡市没明显趋势,别追涨杀跌,只做密度高的股票——等密度降到5%以下,出现放量或一阳穿三线信号再买,赚8%-10%就卖,别贪多。
2023年震荡市,我用这个方法操作了8只票,赚了6只,平均每只赚9%,全年下来赚了25%,比满仓扛着强多了。
(二)牛市(指数涨20%以上):跟着“密度低→延续”的趋势走
牛市趋势明确,密度低的股票只要还在向上发散,就拿着别卖——哪怕中间有回调,只要5日线没穿10日线,密度没降到7%以下,就不用动。
2021年牛市,我持有的某半导体股密度13%持续了15天,我一直拿着,赚了80%,比频繁操作赚得多。
(三)熊市(指数跌20%以上):密度低的股票坚决不碰
熊市里大多数股票都是向下发散,密度低的股票别想着抄底,哪怕密度高,也尽量少操作,空仓观望最安全。2022年熊市,我只操作了2只票,亏了1只,整体只亏了5%,比很多人亏20%强。
七、最容易踩的4个坑,避开能少亏40%
(一)坑1:只看密度高,不看成交量,买了“假突破”
很多人看到密度高就买,不管有没有放量,结果买的是假突破。2024年某科技股密度4%,但没放量,我朋友买了,后来跌了15%,就是因为没等放量信号。
记住:密度高只是“潜在机会”,必须等放量或一阳穿三线确认,才能进场。
(二)坑2:密度低时还在做短线,频繁买卖
牛市里密度低的股票趋势延续,应该长期持有,有人却天天做短线,赚点就卖,结果踏空主升浪。2021年我身边有人持有某新能源股,密度12%时频繁买卖,最后只赚了20%,要是拿着不动能赚80%。
记住:密度低的趋势股,别做短线,拿着等密度变小或5日穿10日线再卖。
(三)坑3:用错均线组合,看不准密度
有人用5日、20日、30日、120日线算密度,均线间隔太大,根本看不出密集程度。必须用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这四条,覆盖短中长周期,才能准确判断密度。
(四)坑4:不看大盘环境,只看个股密度
大盘不好时,哪怕个股密度高,也可能突破失败。2022年大盘跌2%,某半导体股密度4%放量突破,我买了,结果大盘带崩个股,亏了10%。
记住:大盘在20日均线上方时,再做密度高的个股;大盘在20日均线下方,尽量空仓。
八、最后说句实在话:均线系统不难,难的是“盯紧细节”
以前我觉得均线没用,是因为只看表面的金叉死叉,没抓住“密度”这个核心细节。后来用“均线流密度”操作才发现,炒股不是靠复杂指标,而是靠把简单的方法学透、用细。
比如同样是均线,别人只看交叉,你看密度变化;别人凭感觉买,你等放量确认,这就是差距。2023年我靠这个方法,在震荡市也能稳定盈利,就是因为比别人多盯了“密度”这个细节。
对散户来说,不用学太多指标,把“均线流密度”这招练熟,能抓趋势加速,能逃趋势衰竭,就够在A股活下去。关键是要坚持复盘,每天算密度、画曲线,时间长了自然能一眼看出趋势变化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:你以前用均线是不是只看金叉死叉?有没有遇到过“金叉买了就跌、死叉卖了就涨”的情况?要是用“均线流密度”,你觉得能避开这些坑吗?欢迎在评论区交流,有具体的票也可以问,咱们一起算密度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,看是该买还是该卖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