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文转自:达州日报股票配资平台推荐
“教育三年提质”行动结硕果
巴山深处绘就人民满意教育新画卷
万源市石窝镇学校同学进行音乐培训。
万源市井溪学校新操场。
金风启序,杏坛扬芳。自去年4月万源市“教育三年提质”行动启动以来,一场有目共睹的教育之变正在红城大地稳步推进。
两年间,更多校园加速升级、环境焕新,更多教师深耕讲台、创新提能,更多学子全面成长、逐梦未来……万源全市上下以“昼勤夜奋”的拼劲、“终日图强”的韧劲,打造出了群众“家门口”的优质教育。
当前,万源市锚定决胜“教育强市”目标,在巴山画屏上持续书写教育振兴新篇,奋力铺展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教育答卷。
操场延伸希望 点亮学子梦想
“一二一、一二一……”迎着秋日的晨光,早上7时,万源市玉带学校的同学们踏上了崭新的塑胶运动场,开始了每天固定的跑操活动。
“现在学生们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了。”老师刚刚宣布自由活动,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瞬间热闹起来。篮球场上,同学们激烈角逐,急停跳投、突破上篮等轮番上演,红白相间的篮网泛起阵阵浪花。羽毛球场上,一个个精彩的扣杀引发欢呼,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。
“以前的水泥地太硬了,新场地弹性很好,跑起来特别舒服,现在我们天天都想跑来打球。”八年级二班的张航铭同学擦了一把汗,笑得格外开心。
这座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运动场,像一枚活力四射的心脏,为这所山区学校注入了新的节奏。标准的篮球场、羽毛球场,不仅是体育课的课堂,更是孩子们下课铃响后第一拨冲向的地方。学校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孟超介绍:“塑胶操场的建成投用,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,我们也将用好优质资源,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”
玉带学校的改变,正是万源市“教育三年提质行动”中最触手可感的缩影。2024年以来,万源市将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列为攻坚重点,重点推进运动场等校园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。今年,万源全市26所学校同步启动“水泥运动场清零”计划,如今已完成16所学校的改造升级。项目建成后,将实现城乡中心校标准化运动场全覆盖,切实改善山区学校教学条件。
改变不止于运动场。两年间,万源市还投入1280万元资金,高标准打造10所“巴山书苑”示范校,让校园成为更有书香味、更具人文美的成长空间。同时,对标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和质量“双一流”,加快10所片区中心镇学校扩能升级,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。
夕阳西下,玉带学校运动场上的身影仍跃动不息。万源市正以一个个崭新的运动场、一座座明亮的书苑、一处处优化的校园,一步一步把“好教育”送到孩子们的“家门口”。
教师能力提升 托举教育未来
秋日的万源市教师进修学校阶梯教室内,气氛热烈。9月17日,万源市2025年度整县托底性帮扶教师县级培训启动,来自全市中小幼学段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,开启了为期五天的“充电”之旅。
本次培训采用“集中理论研修+学校跟岗研修”模式,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能力提升盛宴。集中理论研修环节,多堂紧扣时代与地域特色的讲座备受关注,《智能赋能 育见未来——县域教师AI教学能力赋能行动》展现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个性化学习与课堂效率提升,《在巴风賨韵里寻找诗意——以达州地域文化构建诗意语文课堂》引导教师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。
随后,参训教师还走进万源市文教示范幼儿园、城南中学等学校进行跟岗研修,通过真实课堂观摩、课后深度评析及互动交流,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。
万源市花楼学校的张钰钏老师表示:“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,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、可操作的指引。”来自万源市向前小学的向可政老师同样感触颇深:“从AI赋能教师成长,到构建诗意语文课堂,既指明了技术时代教师的突破方向,也点亮了扎根本土的教学思路。”
两年来,万源市持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与梯队培育,建成5个“巴山名师”培训基地、19个“三名工作室”,辐射带动教师超2800人次。同时,在达州赛课中斩获一等奖29人次,省等级奖5人次,推动万源教研实力跻身达州“第一方阵”。
同时,万源市坚持“开门办教育”,借力外部优质资源助推本土教师成长。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8次来万源开展专题指导,争取到达州市71所学校对万源实现全覆盖结对帮扶,真正实现“资源共享、师资共建”。
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。万源市持续推动教师能力提升从“个体优秀”走向“群体卓越”,一批批扎根讲堂、热爱学生、精通业务的教育人正在秦巴山区茁壮成长,他们身上凝聚着无数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希望。
五育并举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
9月16日,“烽火战歌·声动万源——红城歌喉争霸赛”草坝赛区海选现场迎来一群特别的选手。万源市石窝镇学校的孩子们以一首纯净灵动的《虫儿飞》打动了全场观众和评委,成功获得晋级资格。
“作为石窝镇学校的一员,超级开心能够晋级。”参赛学生李世溪兴奋地说,“学校一直鼓励我们坚持训练,刘老师每天放学后都带我们练歌、练动作,王校长还专门教我们怎么唱出力量,现场还有很多老师和同学来给我们加油。”
石窝镇学校此次闪耀赛场,正是持续推进“五育并举”、深化学生多元培养的生动展现。石窝镇学校通过组织课后兴趣小组、艺术社团活动等,系统性挖掘学生艺术潜能,将美育融入日常教学,为孩子搭建了绽放才华的舞台。
不仅歌声飞出大山,笔墨亦传习文化。在8月底落幕的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中,万源学子再次脱颖而出——万源中学孟家兴获初中组二等奖,万源市第一小学蔡宪霖、黄冈学校曾蕊朵分获小学组三等奖。成绩背后,是学校社团活动和教师精心辅导的持续支撑。
蔡宪霖的指导老师,同时也是万源市书法协会秘书长谢俊杰表示:“我们坚持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,此次比赛前还针对参赛学生进行了个性化指导,帮助孩子找到笔墨与心灵的共鸣。”
在夯实综合素质的同时,万源学子还在学业方面实现跨越突破。2025年,全市“A+1”学生特控上线率达100%,万源中学本科率达68.2%,分别超出达州市平均值30.2%和18.2%。多元育人与学业提质并进,已成为万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。
关山半度,征途未已。万源市“教育三年提质”行动,从硬件焕新到软件升级,从教师培育到学生成长,系统性地书写了一份有温度、有厚度、有力度的时代答卷。站在新的起点,万源教育事业正承关怀而奋进、秉初心以深耕,加速绘就“教育强市”的壮丽画卷——让更多孩子的梦想在巴山深处响亮回响。
□文/图 记者 冯津榕 特约记者 马发海 股票配资平台推荐
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